学生园地
网教办关于支持学生团队开展网络成长专项研究(第三批)的通知
2017-05-03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作为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单位,根据教育部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积极配合下,网教办(青年研究中心)不断实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开展文化建设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影响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网络育人相关工作,全面践行“全环境育人”理念,经研究,继2015、2016年两次发布课题并取得显著成绩后,网教办拟第三次面向学校各院系扶持学生开展网络成长主题的专项课题研究。将与各院系、各部门推荐老师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研究指导,具体负责经费资助和数据支持。特此通知如下:
一、申报课题内容
(一)学生自媒体运行逻辑与发展现状研究
学生自媒体是指校内学生自主运营的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学生自媒体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它们所传递的声音也日益得到同龄群体、相关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值得探究的是,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校园内学生自媒体运营的现状是怎样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表征背后又牵引出怎样的深层逻辑。研究试通过不同角度全景展现校园内较为知名的学生自媒体的运作过程,从中挖掘并延伸思考青年学生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找寻与自己最为契合的生活状态。通过对青年学生网络生活状态的全方位把握,有助于加强对于校园网络环境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自媒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好相关的沟通与应对工作。
(二)关于校内“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信息调查与资源整合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布拉格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阵地,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素养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从长远看,目前的青年学生群体必然成为未来社会网民的主体,因此着重培养和提高在校青年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将有助于未来和谐网络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关于“网络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情况,根据学校各院系、部门开设的有关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的实际情况,汇总例如信管、信科、新传、教育等院系的课程信息,结合教务部开设的相关课程信息,采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开展调研,旨在为更大层面的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基础,进而为当前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三)北大青年网络成长发展研究报告(2017)
互联网在青年群体中的不断渗透,改变着青年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与同龄的青年群体相比,北大学生尽管具备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但在网络社会大环境中仍然具有当下青年群体所特有共性,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北大青年的网络成长与发展状况做出描述,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研究北大校内互联网使用真实状况,为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基础;并将对更大层面的青年网络行为研究,提供预见性和指导性,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参考。具体而言,青年网络成长发展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行为表达与网络心理认知等三个主要维度。
1.网络语言使用
网络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方式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目前,学校开设网络素质教育相关课程、举办各类活动,以引导学生践行以“融入•节制•创造”为主要目标的青年网络文明观。该题目鼓励通过问卷调查、追踪访谈等形式,从网络语言选择与使用方式的基本现象为切入点,分析语言特点、使用偏好、人群分布等,为学校针对性进行工作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提供启示。
2.网络行为表达
网络行为表达能够直观呈现青年学生在网络生活过程中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和心理状况的鲜明特点。
方向一是通过严谨周密的思考讨论与深度挖掘,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考察青年学生网络表达的特点和规律,从更加微观的视角看待互联网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与改变,寻找施加教育影响的可能途径。
方向二是综合考察学生对社会重点事件以及校园热点新闻的思考与观点,结合网络虚拟性与匿名性对个体多重影响,重点比较分析网络环境下舆情表达的文化差异。
方向三是对青年学生网络媒介使用的圈层现象加以研究,包括了解不同圈层学生的信息获取、网络使用的差异,探究这一差异在何种程度上是由于差异化、圈层化的网络使用造成,也可以针对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引导以改变学生单一化的网络使用习惯。
3.网络心理认知
网络语言的选择与使用,以及网络行为表达方式的转变,都体现着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学生网络心理认知的不同表征。基于此,将网络心理认知作为重要因素,放入语言与行为范式的分析中,是探讨青年网络成长的关键,进一步而言,把握网络认知变迁以及异于现实社会认知塑形的规律,能够为如何培育良好用网习惯、引导青年学生实现网络成长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全体在校师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报。
(二)申报时间
1. 9月18日(星期一)前提交课题申报表
申请表需加盖院系公章(见附件)至新太阳学生中心202室,同时发送电子版到ma_lichen@126.com。
2. 10月23日(星期一)前提交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汇总报告课题研究进展。中期报告形式可采用PPT或文档文件格式,发送电子版到邮箱ma_lichen@126.com。
3. 12月4日(星期一)提交课题结题成果
成果要求是规范性论文或调研报告。论文应严格遵守学术论文的各种体例要求。鼓励在课题研究中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同时发送电子版到ma_lichen@126.com。
(三)评选与奖励
网教办将成立课题管理小组,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在课题初评、中期评估、确定资助名单等各阶段进行全程指导。
课题管理小组将课题资助申请分为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两种,一般课题将提供1000元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将提供3000元资助经费,并在9月18日报名结束后对获得资助团队进行公示。其优秀成果将通过《北大青年研究》刊发并推荐外发,同时可推荐参与“挑战杯”评选。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丽晨 张勇
联系方式:62765537
联系地址:新太阳学生中心202室
邮箱地址:ma_lichen@126.com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开展文化建设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影响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网络育人相关工作,全面践行“全环境育人”理念,经研究,继2015、2016年两次发布课题并取得显著成绩后,网教办拟第三次面向学校各院系扶持学生开展网络成长主题的专项课题研究。将与各院系、各部门推荐老师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研究指导,具体负责经费资助和数据支持。特此通知如下:
一、申报课题内容
(一)学生自媒体运行逻辑与发展现状研究
学生自媒体是指校内学生自主运营的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学生自媒体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它们所传递的声音也日益得到同龄群体、相关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值得探究的是,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校园内学生自媒体运营的现状是怎样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表征背后又牵引出怎样的深层逻辑。研究试通过不同角度全景展现校园内较为知名的学生自媒体的运作过程,从中挖掘并延伸思考青年学生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找寻与自己最为契合的生活状态。通过对青年学生网络生活状态的全方位把握,有助于加强对于校园网络环境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自媒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好相关的沟通与应对工作。
(二)关于校内“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信息调查与资源整合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布拉格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阵地,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素养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从长远看,目前的青年学生群体必然成为未来社会网民的主体,因此着重培养和提高在校青年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将有助于未来和谐网络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关于“网络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情况,根据学校各院系、部门开设的有关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的实际情况,汇总例如信管、信科、新传、教育等院系的课程信息,结合教务部开设的相关课程信息,采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开展调研,旨在为更大层面的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基础,进而为当前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三)北大青年网络成长发展研究报告(2017)
互联网在青年群体中的不断渗透,改变着青年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与同龄的青年群体相比,北大学生尽管具备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但在网络社会大环境中仍然具有当下青年群体所特有共性,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北大青年的网络成长与发展状况做出描述,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研究北大校内互联网使用真实状况,为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基础;并将对更大层面的青年网络行为研究,提供预见性和指导性,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参考。具体而言,青年网络成长发展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行为表达与网络心理认知等三个主要维度。
1.网络语言使用
网络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方式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目前,学校开设网络素质教育相关课程、举办各类活动,以引导学生践行以“融入•节制•创造”为主要目标的青年网络文明观。该题目鼓励通过问卷调查、追踪访谈等形式,从网络语言选择与使用方式的基本现象为切入点,分析语言特点、使用偏好、人群分布等,为学校针对性进行工作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提供启示。
2.网络行为表达
网络行为表达能够直观呈现青年学生在网络生活过程中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和心理状况的鲜明特点。
方向一是通过严谨周密的思考讨论与深度挖掘,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考察青年学生网络表达的特点和规律,从更加微观的视角看待互联网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与改变,寻找施加教育影响的可能途径。
方向二是综合考察学生对社会重点事件以及校园热点新闻的思考与观点,结合网络虚拟性与匿名性对个体多重影响,重点比较分析网络环境下舆情表达的文化差异。
方向三是对青年学生网络媒介使用的圈层现象加以研究,包括了解不同圈层学生的信息获取、网络使用的差异,探究这一差异在何种程度上是由于差异化、圈层化的网络使用造成,也可以针对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引导以改变学生单一化的网络使用习惯。
3.网络心理认知
网络语言的选择与使用,以及网络行为表达方式的转变,都体现着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学生网络心理认知的不同表征。基于此,将网络心理认知作为重要因素,放入语言与行为范式的分析中,是探讨青年网络成长的关键,进一步而言,把握网络认知变迁以及异于现实社会认知塑形的规律,能够为如何培育良好用网习惯、引导青年学生实现网络成长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全体在校师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报。
(二)申报时间
1. 9月18日(星期一)前提交课题申报表
申请表需加盖院系公章(见附件)至新太阳学生中心202室,同时发送电子版到ma_lichen@126.com。
2. 10月23日(星期一)前提交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汇总报告课题研究进展。中期报告形式可采用PPT或文档文件格式,发送电子版到邮箱ma_lichen@126.com。
3. 12月4日(星期一)提交课题结题成果
成果要求是规范性论文或调研报告。论文应严格遵守学术论文的各种体例要求。鼓励在课题研究中公开发表相关论文,同时发送电子版到ma_lichen@126.com。
(三)评选与奖励
网教办将成立课题管理小组,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在课题初评、中期评估、确定资助名单等各阶段进行全程指导。
课题管理小组将课题资助申请分为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两种,一般课题将提供1000元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将提供3000元资助经费,并在9月18日报名结束后对获得资助团队进行公示。其优秀成果将通过《北大青年研究》刊发并推荐外发,同时可推荐参与“挑战杯”评选。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丽晨 张勇
联系方式:62765537
联系地址:新太阳学生中心202室
邮箱地址:ma_lichen@126.com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